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造,不断地改变炉膛的砌筑方式,改进电,改变混凝土的配方等,有效地解决了浮砖、漏盐等问题,使盐炉寿命成倍地延长。改耐火水泥为磷酸混凝土砌筑方式采用传统的第3种,但周围的耐火水泥改为用磷酸混凝土捣筑。磷酸混凝土配方如下:高铝矾土熟料30%,3~5mm粘土砖颗粒35%,10~14mm粘土砖颗粒35%,这三种原料按重量配好后搅拌均匀,统称骨料。将高于85%的工业浓磷酸与水按1∶2的比例混合均匀,叫胶合剂。
将骨料与胶合剂混合后,每隔2~3h搅拌一次,均匀后盖上薄膜塑料发酵20~24h,干湿程度可用手捏,以不发粘但有潮湿感为好。然后即可捣注成型,捣注过程中,炉膛须加木模固定,且要用震动棒震动捣实,这样磷酸与骨料形成AlPO4无机高分子结构将混凝土粘成一个整体,增加了盐炉的寿命。捣注成型后需自然干燥3个月。如急需使用也须自然干燥7天以上,然后用木柴烘干7天,后在700℃左右时将旧盐炉中的盐舀入新炉中,第2天即可使用。忌用水养护。改变炉膛耐火砖砌筑方式盐浴炉失效主要是盐液渗入砖缝,使得耐火砖间的砖缝增大,以致盐液与炉胆接触,引起短路。因为砌筑时砖的摆放方式直接影响砖缝的大小及走向,所以也直接影响着盐液渗透的快慢。
隔热耐火材料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:
(1)密度和表观密度。当温度为110℃时,呈密实状态(无孔隙)存在的隔热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,称为该材料的密度。
这种密实状态下的密度实用为不便,实践中用表观密度作为隔热材料的密度指标,即当温度为110℃时,经烘干且呈自然松散状态(即带有孔隙存在)的隔热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。这样更加贴近工作实践,也更有可操作性。
(2)孔隙率(孔隙度)。孔隙率是指隔热材料被孔隙充满的程度,也就是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(%)。
隔热材料由固体物质和气孔组成。气孔有两种存在形式:一是开口气孔,即气孔与大气相通;一是闭口气孔,即每个气孔是封闭的,其本身不与大气相通。
材料气孔的总体积(开口气孔和闭口气孔)与材料总体积的比值,称为孔隙率,也就是真空隙率。
(3)导热性。材料传递热量的性质称为导热性。导热性的大小,以热导率(λ值)表示。热导率的定义是:在稳定热流下,通过面积为1m2,厚度为1m的隔热材料,在1h时间内,材料两面的温度差为1℃时所通过的热量,称为该材料的热导率,也称导热系数。热导率的法定计量单位采用W/(m•K)。
热导率是隔热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。它的大小与其表观密度、孔隙率、水分、结构等因素有关。对于热导率的测定,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测试标准,因此仍然存在着同一种产品,由不同单位进行测试,其结果却不相同的现象。材料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。
(4)耐热温度。耐热温度是指隔热材料在可靠条件下工作所能承受的温度限,也就是材料的高使用温度,在有的资料中,则以“适用温度”栏目表示。材料耐热温度的高低,主要取于材料的成分。当超过耐热温度时,材料可能发生松散、裂纹、失去原有的力学性能,甚至可能焦化或燃烧。
(5)吸水性。隔热材料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。吸水性指标用吸水率表示。材料体积能用水充实的程度称为吸水率。
隔热材料受潮或吸水后,密度和热导率会增大,隔热性能降低。因此,松散的隔热材料在保管和施工过程中,都要防潮、防水。
(6)隔热材料的强度。隔热材料由于其密度小、孔隙率大,一般强度都不高。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使用要求,其强度性质可以用耐压强度、抗拉强度或抗弯强度来标定。规定隔热材料具备一定的强度,可以减少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损失,同时也是工业炉隔热层的要求。
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
客服中心